|
|||||||||||
|
|
浅谈供水企业在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中的责任与担当 | ||
|
||
为解决城镇居民二次供水存在的跑冒滴漏严重、供水服务不规范、水污染风险高及治安隐患等突出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5年3月共同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要求各地政府提高居民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创新运营机制,多渠道解决资金来源,落实监管责任,推动形成权责明晰、管理专业、监管到位的二次供水设施建设与管理工作新格局,解决好城镇供水“最后一公里”的水质安全问题,保障生活供水质量。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高层住宅不断增多,市政供水管网的压力不足以满足高层用户供水需求,不同形式的二次供水开始孕育而生,其管理模式也各有特色。规模庞大、结构多样、职责不清、管理水平层次不齐是当前二次供水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次供水设施出现问题,谁来买单。现在用户一旦用不上水或者水质有问题,首先找供水企业、找政府来解决,供水企业有责任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开展二次供水监督管理工作,但还不是二次供水管理主体,现行水价中也未含二次供水设施的维护费用。若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供水企业无经济实力承担全社会的二次供水管理的责任。 二次供水设施带来的思考: 1、明确二次供水管理边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十三条明确规定“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第八十二条“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根据业主的委托管理建筑区划内的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并接受业主的监督”。小区红线内的二次供水设施等产权归所有业主所共有,业主有权委托物业或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相关设施的管理和运行维护;居民家庭水表至用户水龙头之间的管道、设备等,由用户自行维护管理;未抄表到户的小区,供水企业对市政管网的维护以小区红线或小区总表为界。 2、明确二次供水管理的主体 供水企业管理整个市政供水管道至小区用户水表前的管网,向单位和个人提供生活、生产和其他各项用水,确保管网水质合格、水压合格。供水企业已逐步开始将供水设施的管理延伸至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日常运行维护。供水企业承担二次供水管理的主体,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供水企业可以全程系统地监控和监管供水水质。同时,供水企业管理二次供水设施也是政府鼓励的方向,因此实现供水企业统建统管是最终方向。 2019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发布《湖北省城镇二次供水管理办法》,县级以上城镇供水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的二次供水、用水的管理工作。二次供水设施设计与施工满足国家标准后,统一移交供水企业。湖北开始推行“改造+移交”模式。 3、制定管理运维标准化 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新建住宅按国家技术标准,结合供水企业维护管理经验,统一进行二次供水设计。由开发企业委托供水企业组织实施和管理,签订相关合同,直接由供水企业统建统管,并向供水企业支付二次供水设施建设费和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费用。 对于已建成的住宅,按分批改造、合格移交的原则,由政府或业主出资委托供水企业按供水企业认可的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标准对其进行整改,改造完成经相关方验收合格后,签订移交协议和二次供水管理合同,并支付二次供水设施运行维护费用。 各级政府在国家标准框架下,结合本地供水企业运维经验,因地制宜,开始推行适合本土的二次供水技术标准。2022年咸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咸宁市城镇二次供水工程技术导则》,提出标准化建设,要求新建、改造二次供水工程,要符合该技术导则,实现标准化管理,全面布局智慧水务建设。 四部委发文已将保障二次供水安全提升至改善民生和国家反恐战略的高度,管好二次供水设施已是刻不容缓。专业化管理、标准化改造、资金支持及政府监管,四方联动,应是二次供水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新模式。让供水企业解决自来水“ 最后一公里”问题,才会让政府放心、用户满意。 |
相关新闻 |
·饺子飘香,喜迎冬至 ·流水迢迢湖水情 ·以知识为帆,行拼搏之舟 ·生命影响生命 ·智慧水务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培训有感 |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