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梦里故乡 小城瑞昌 | ||
|
||
瑞昌,一座小城,你且听我娓娓道来:
在唐建中四年的时候开始建设赤乌场 五代南唐升元三年升级为县,取名瑞昌 寓意瑞祥昌盛
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 北襟长江“黄金水道” 东连我国对外开放港口城市九江 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史有“通衢”之称
这块美丽的土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四季徘徊流转里都是风景 代代相承里都是历史的绵延!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剪纸 据专家推测,瑞昌剪纸至少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汉晋年间,1972年11月,在瑞昌境内发掘的西汉古墓墓砖纹饰上,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瑞昌剪纸的历史雏形。古墓砖及陪葬陶器上的许多饰纹图案与今天民间剪纸的常用花纹十分相似,其手法和风格也如出一辙。瑞昌地处南北交汇处,经过千年的南北文化相互浸润与渗透,瑞昌剪纸融进了南方的花巧和北方的粗犷,渐渐形成了粗细有致、刚柔并济的艺术特色。瑞昌剪纸采用阴阳交互、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并采取‘非镂空’的反常技法,使作品含蓄而不失典雅,神秘而又深刻。因为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它既不同于北方剪纸,又不与南方剪纸混淆,也正是因为如此,瑞昌剪纸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图:瑞昌剪纸
传统艺术——采茶戏 小城静谧温婉,但也有着自己的传统艺术。瑞昌采茶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俗称“瑞昌采茶”素有“糯米采茶”之称,是江西赣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采茶戏剧种。在明代的时候,瑞昌一带的灯彩十分盛行,每逢元宵春节至二月花朝都要结队玩灯喝彩,其场景画面热闹非凡,到了明末,赣东茶灯戏传到赣北,与瑞昌灯彩相结合,形成了瑞昌特色的茶灯戏。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洪水横溢,江堤尽溃,灾民外出,逃荒到瑞昌的黄梅采茶戏三角班,在赣北又与瑞昌茶灯戏揉合一起,这之后便形成了瑞昌采茶民间小戏,后称采茶戏。瑞昌的采茶戏形式短小精湛;唱腔多种多样:有的唱腔优美流畅、婉转柔和、渲染力强,有的唱腔顿挫有致、刚劲有力、富有生活气息;有完整的正本唱腔和小调;戏剧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反映当地民间流传的故事。 历年来,瑞昌采茶戏剧团巡演于赣、鄂、皖、湘四省百十余县市,在这些县市留下了柔糯粘人的采茶音调,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骄人的成绩也得到了领导的赞誉及同仁们的一致认可,而这些也使得瑞昌采茶戏走上了新的继承和发展之路。 图:采茶戏
瑞昌特产——山药 山药别名山芋、薯、苹茹等,是滋补佳肴,炒、爆、溜、汤等多种烹调方法均可。瑞昌山药是瑞昌市的特产,瑞昌山药与其他地方的山药不同,有茎肉洁白、组织细密、质糯清香、久煮不糊的特点。瑞昌山药历史悠久,据明代隆庆年间的《瑞昌县志》记载,瑞昌山药是当时的主要产物之一,已经有五百多年的种植历史了。据民间流传,瑞昌山药早在唐朝就成为了朝廷的贡品。相传,唐明皇为给杨贵妃美容,搜觅天下灵丹妙药、山珍海味。朝中群臣绞尽脑汁、费尽心机,不遗余力纷纷到民间搜觅奇药妙方。时浔阳赤乌场的地方官得知瑞昌山药有滋阴益气、和胃健脾,润肤养颜、延年益寿之功效,便令速速选送数箱,写明烹调之法,报呈进贡。唐明皇、杨贵妃食用山药之后,肤色更加白里透红,容光青春焕发,精力充沛旺盛,龙心大悦,对瑞昌山药赞不绝口,赐其雅号“南参”。 图:山药
秀丽之都 山水瑞昌 瑞昌山水秀丽,秦始皇登临青山巅,程普挥兵桂林岗,苏东坡题墨亭子山,李自成血战罗城坂,古代的帝王将相、骚人墨客、草莽英雄都在这里演绎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峨嵋溶洞群幽险奇特,规模宏大,被称为“江南第一洞”;青山省级森林公园天然丽质,景迹繁多,葱郁古朴,浑然天成,与庐山遥相呼应,堪称姊妹山。自古就是有名的道教圣地,也是休闲避暑的理想处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岭殷商铜采冶遗址,是迄今世界上最早有木枝护的采冶遗址,可以开发成集考古与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赤湖一碧万顷,渔歌晚照,风光旖旎,是游览的好去处。江家岭古朴静谧,浓浓的年代感扑面而来,仿佛回到过去,眼前似乎是祖辈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身影。 图:江家岭 太阳集团tyc5997瑞昌市金达莱环保有限公司于2009年正式运行,为改善城区生活污水而来,多年来处理后的污水稳定达标排放,为城市的节能减排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后我们也将继续努力,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 太阳集团tyc5997瑞昌市金达莱环保有限公司 |
相关新闻 |
·饺子飘香,喜迎冬至 ·流水迢迢湖水情 ·以知识为帆,行拼搏之舟 ·生命影响生命 ·智慧水务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培训有感 |
收藏本页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